1)第0507章 向华尔街中心迈进一步_重生资本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鲍勃·鲍德温所强调的摩根士丹利的“传统”,指的是摩根士丹利的经营模式。

  具体地拿这次IBM向公众领域发行债券做例子就是,摩根士丹利从IBM那里得到独家承销权,然后以批发商的做派,召集几百个证券商和经纪,坐到一起,按照各自的销售能力,一分了事。

  就是这么简单,上百万美元的佣金,轻轻松松地落入摩根士丹利的口袋里,这也是摩根士丹利被称为投资银行界贵族的一个原因。

  长期以来,在摩根士丹利眼里,奔波于一线推销债券是个粗活儿,他这样的投资银行界贵族,自然不屑为之。

  当然了,摩根士丹利这种经营模式自有其底气所在,摩根这块金字招牌就值这个价,而且,并非随便什么债券都能贴上摩根的标签,摩根士丹利还是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会进行认真评估和筛选。

  可现在时代不同了,金融服务不再像以前那样神秘又高不可攀,进而大企业们更愿意直接跟,像所罗门兄弟公司这样冲到销售一线的承销商打交道,IBM就是一个例子。

  摩根士丹利的失误之处在于,和IBM的关系很糟糕,根本不了解IBM的最新动态,以至于对IBM收购环宇电脑公司和发行债券,后知后觉。

  此时,对于IBM发行债券,摩根士丹利只有两个选择:接受IBM的条件,以联合承销商身份,和所罗门兄弟公司、高益一起参与到债券发行当中,或者以拒绝为要挟,迫使IBM把独家承销权交给摩根士丹利。

  前一种选择将会使摩根士丹利前所未有地丢掉投资银行界贵族的颜面,更为重要的是,旧有经营模式一旦打破惯例,那摩根士丹利的其他客户,极有可能有样学样地追随IBM的脚步。

  事实上,进入一九七零年代后,摩根士丹利一直都在遭受挑战。

  比如,正府客户方面,从一九四六年开始成为摩根士丹利忠实客户的澳大利亚正府,转投摩根士丹利的死对头——德意志银行的怀抱。

  再如,企业客户方面,像德士古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这些原本位列摩根士丹利顶级客户名单上的国际能源巨头们,开始绕开摩根士丹利,直接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债券;埃克森公司更是在发行债券时搞了个“荷兰式招标”,鼓励投资银行之间进行竞争。

  这种玩法的名头最让大众熟知的一次,应该是“老剧本”里互联网时代巨头谷歌的IPO,其目的就是避免投资银行多拿好处。

  但这些都不如现在IBM要求摩根士丹利联合承销债券来的冲击大,颇有一种“奴隶”造反,打碎摩根士丹利黄金枷锁的意味。

  鲍勃·鲍德温维护“传统”的强硬立场,很快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决不能惯着IBM的臭毛病。

  你们现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