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2章 一九九五年,世贸开转,新的买买买_重生资本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高弦这里,对于香江经济贸易驻外办事处的工作内容考核,还是有着清晰具体目标的,当然了,是围绕着顾名思义里的“经济贸易”为核心展开的。

  抛却那些文件上的严谨言辞,简单列举几条,比如香江经济贸易驻外办事处在当地的“待遇”,诸如豁免、签证、公文往来保密性等等。

  再多就没必要解释了,毕竟,对于确实有点特殊的香江来讲,可能用一个经济体来称呼,是最保险的,不会产生歧义,然后各种机制围绕着展开;否则的话,万一引得,像那种质疑怎么不描写大富翁身旁带着多么多么牛掰保镖的认知水准,自以为是地用知道的几个某权基金,去品头论足香江发展投资基金,纯属自找麻烦。

  要明白,在高弦这里,更多地是称呼香江为一个经济体,而对香江经济贸易驻外办事处的专员的一个恰当考核标准,首推寻找和维护经济贸易的机遇。

  其实,好好经营香江经济贸易驻外办事处这套体系,也符合高弦的私人动机,高氏商业王国的版图可以默契地与这些官方资源融合,算是一种“占便宜”了。

  这次和香江驻米国总经济贸易专员屈珩的会谈当中,高弦就是考核对方在米国,与其他三个经济贸易办事处一起“寻找商机”的成果,比如香江资本对米国电信行业的投资。

  不难想象,波涛汹涌的互联网浪潮,直接就让属于提供底层基础设施的电信行业,炙手可热起来,香江资本进入这个领域,除了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还不用担心流动性,当香江这边真的遇到什么危机,急需现金的时候,可以迅速套现,或者舍不得割肉,随便找个金融机构,便能抵押出去,换取到现金。

  诸如此类的策略,肯定不局限于电信业,只不过电信业受益于互联网浪潮,自然要优先紧紧地把握住。

  目前高弦看中的具体米国电信业公司,主要是米国电话电报公司在一九八四年正式拆分后,那些独立出来的地方性电信公司,基本上都是什么大西洋贝尔、西南贝尔、太平洋贝尔之类名称的原“崽子”级别公司。

  显而易见,像电信、媒体等等领域,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外资进入总有着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限制,就像媒体大王梅铎,也要加入米国国籍后,才能在米国真正大展拳脚;再想“老剧本”里大国博弈时代,米帝对东方新崛起通信业巨头的无情打压,理由越冠冕堂皇,越恰恰说明它自己早就那么做过了。

  但现阶段嘛,大形势总归有些不同的,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转,当前这一波全球化,是属于成为世界单极的米帝的全球化,你这位全球霸主去其它市场自由进出予取予求了,自己的市场也要做个表率吧,再者,也没有什么好怕的,暂时没有挑战者了啊。

  更何况,香江资本也没打算控股,只要能比在普通流通市场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或者以其它形式获得非上市公司股票的收益,高一些,就差不多了。

  有一说一,如果香江资本能和盘踞在米国市场的海洋西方公司集团联手拿下一家贝尔系统子公司的资产,一个获取更多丰厚回报,一个获得控制权,用其传统有线电讯网络,补充本身的无线移动电话网络,那就堪称完美了。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