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8章 玩笑?边玩边笑吧!_曹操的痞军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近在咫尺的汉德城,曹操缓缓开口问道。

  “我等当真不趁势取了此地?”

  刘章、阎圃还有司马懿三人相视片刻之后,阎圃开口道。

  “魏公,汉德虽是蜀地咽喉,却并非坚城,之前不过是为白水关提供军需运转之地,取之虽不难,但守之却同样不易,还请魏公三思。”

  司马懿这时也接口道。

  “魏公,若是攻下汉德而不取梓潼直指涪县,我军之补给线则会拉得太长,论及地势我等远来至此远不及蜀军,若是有些山间险路可以行军,则我军粮道极易被断,此事不可不防啊。”

  刘章闻言见也点了点头,道。

  “魏公,除此之外,那李治与张松之事还需一些时日发酵,此时急攻不过些许蝇头小利,若是那刘季玉遣来新的带兵之将则不然,我等只需坐观事态发展便可顺势而为,若有变故,兵不血刃直下涪县也非癔想之事……”

  曹操闻言默不作声的撇了撇嘴,刘章见状瞬间明白了曹操这是又犯了老毛病了。

  纵观曹操一生用兵,突出一个疾字,长途奔袭也好,正面对战也罢,曹操用兵哪怕是稳健之中也往往是为了速攻而故作姿态。

  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曹操前半辈子打仗穷怕了,无论是钱粮还是后方局势,都常常处于一种不是非常稳定的状态。

  历史上,曹操主持的几大战役之中,第一次准备攻打徐州之时,陈宫等人投了吕布,差点端了他的兖州老巢,这才受阻与郯国一带不得存进之后方才罢兵止戈,实际上除了后方出事之外当时曹操的军粮也同样告急。

  第二次打徐州之时,后方的威胁虽然没有形成实质上的冲突,但的确影响了曹操的用兵方式,急攻快打,突出一个速战速决,为的便是在袁绍反应过来之前,将徐州握在掌中。

  第三次下徐州也跟之前基本相同,甚至还用了诱敌之策将刘备从城里调了出来。

  而另一方面,与演义中描写不同的是,根据史书记载,曹操先后三次攻打徐州,都进行了屠城,为的便是让徐州上下胆寒,以便于其速战速决的军事目的。

  不过这种暴虐的行为也成了曹操一生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除此之外再看看之后的战例,曹操与袁绍决战官渡,首战打完之后,对峙一段时间之后,曹操营中军粮之够继续支应不足三日……

  赤壁之战,西凉军在曹操身后蠢蠢欲动……

  虽然不能排除曹操本身用兵就偏好速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后方不稳定的状态也是造成曹操用兵习惯的一大要素……

  而刘章,现在就是想要让曹操放弃这种一味求快的策略,毕竟在刘章看来,只有张弛有度、虚实相间,让对手琢磨不定才是最为上佳的用兵策略,想想那周瑜,不就是因为被看破了目的这才导致了他的一败涂地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