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满座皆高贤,出言皆金莲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满座皆高贤,出言皆金莲

  举行辩经大会的地方在新修建的太学聚贤殿,聚贤殿的大小与未央宫皇帝举行朝会的大殿小不了多少,形状外廓呈正方形,内廓呈圆形,大殿高度大概有五米,分为两层,中间有一个圆形石台,大概一米多高,石台四周有石阶方便演讲者上台。

  四周以石台为中心,陈列着草蒲团,在坐南朝北处,有一处突出的阁台,上面是专门为皇家或尊贵之人设立的看台,汉帝和他的家人都坐在上面,此外还有特邀嘉宾,白公白卿和其子已经贵为九卿之一的郎中令白骏。

  聚贤阁座位有上千,此时只是坐满了一半,但这一半人几乎聚集着整个大汉最聪明的人,如果损失了,整个大汉甚至于诸夏文明都会停滞五十年之久。

  叔孙通起身走到大厅中央向着四周行礼,然后朗声道:

  “我之学问,皆源之《春秋》,然此《春秋》非彼《春秋》,我先给各位阐述一下儒家的传承吧!如今世上所有的各家各氏的《春秋》都是给儒家先圣孔子所著的《春秋》注释,原因是孔子所著太过深奥,非天资聪颖之人或有大儒言传身教不可入门。

  其大致分为四派,有我所学之《谷梁春秋》由儒家先贤谷梁子谷梁赤,根据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教导后所注;有《白氏春秋》由儒家先贤白子白师所著;有《公羊春秋》则是由儒家先贤公羊子公羊高所著;

  还有《左氏春秋》这部书有些特殊,非是儒家先贤所著,而是儒门弟子借助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史书,总结编撰而出。这大概就是我儒家的几家传承。

  而白公早在第七天就支持不住了,早早的就向汉帝请求归国,汉帝见白卿实在疲惫便允许了。

  反观白儒弟子则不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白儒弟子在白国内积累了十分深厚的治政经验,因为有白氏在秦时,拼尽性命保护下来的典籍和书札,故而也有着天下最完善治政体系,不会显得稚嫩。

  孔子著《春秋》之时白师子和白庭子都在,故而他们都是最接近孔子思想的人,这么说我想没人不同意吧,其次《白氏春秋》中融合了大量的真实发生的事件,这都得益于白氏百千年的藏书,这十分有利于普通人理解先师孔子的理念。

  这点可以从历代白国国内的现状,以及如今朝歌的繁荣可以证明,我们认为女主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主人一样重要,特别是一个是否优秀的女主,能够决定这个家族或家庭是否走向兴盛和衰落,古有言:日月同辉,独阳不生独阴不长。

  对于诸夏与外夷的关系,我们主张内王外霸,即国君对自己国家的子民,应该实行王道,要将子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国君对待外夷,应当实行霸道,要将他们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