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章 二圣的微服私访(3)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萧家那孩子吧?两年没见,朕差点认不出了!”

  杨坚在看到末尾的萧瑀,这位老亲家、已故梁明帝萧岿第七子,家中老二杨广的亲妻弟,如同一名慈爱的长者,关心起了萧瑀家庭,包括萧瑀上次特别被恩许回乡祭祖诸事。

  当年西凉灭亡,萧瑀等一应萧氏皇亲入朝,杨坚见过一面,因之聪慧博学,印象特别深刻。后来儿子杨广,专门为他几个妻子同袍弟求职,杨坚随之允了下来,毕竟血缘关系在这里。但对于萧琮等萧皇室长者,杨坚的防范非常严密,像面对陈后主陈叔宝一样,大方给予荣华富贵,监视之间,平日也能出入院舍,可绝不允许离开长安。

  西梁也好,陈国也罢,亡国没几年,一些原朝余孽还活动在南方,去年的江南叛乱,就有这些人的参与。没有将这群人完全禁足,或是处死,已是皇恩浩荡。

  理工学院,毕竟是爱孙心血,加上此地研究工匠技术,而为国朝贡献,可比国子学等一群腐儒贡献大多了,杨坚特意和诸人多聊了会,以作鼓励。

  随之,一众人往里而去。

  先入目的是学舍。

  学舍排列非常整齐,分列中轴线两端,秉持着大隋建筑风格,基本是一层,最高也不过两侧。这等对称性,即便没有前番爱孙告言,杨坚和独孤伽罗一看,就知道是营造大兴城的宇文恺手笔。

  走过了十几排房舍,听到里面有士子的诵读声,往里去,便是书舍!也是杨昭让人建造的图书馆!

  共分为南北书舍,两个作为士人阅览所用。接下来数年来,杨昭的目标,正是让王隆、宇文恺、巢元方、王孝通等各学科负责人,于教学之外,完成各学科的制书。不仅是填充理工学院的书舍,而且还要传遍天下。

  二圣于前,带着好奇心踏入,发现里面放置着一些竹简。

  “此莫不是类与崇文馆的书籍安放之所?”杨坚放下竹简,抬头望向四面空荡荡的多层木架,还有四周一些桌案,朗声问道。

  崇文馆是大隋中央图书馆,等到隋炀帝继位后,大建宫舍,重立宏伟的观文殿为藏书之地。

  杨昭处于二圣中间,一左一右,牵着两人的手,闻声抬起脑袋道:“正如皇祖父所料,此地乃书籍存放之所,普通士人们在求学之外,按照各自爱好,可交付押金,办理借阅证而行借阅。

  孙儿还想跟您和皇祖母说此事,而今纸张可大规模制造,又有印刷术改进,为了便于保存、传播和运输,孙儿觉得将来可用纸张代替摘录,顺带将其中藏书拿于天下人共同阅之,并填充各地学校书舍。”

  “此外,孙儿还以为,自古至今的书籍,其中内容,少有分段标准。很多时候,导致同一句话,有不同理解。这不仅是对教学不善,于朝廷与地方书令传播与解答,都很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